這就叫請神容易送神難
首先, 先請各位聽我碎念一番心路歷程
都當專職媽這麼久了, 還來學人家新手媽媽研究起媽媽包這玩意
自己都感到汗顏, 最終, 還是不淂不向"媽媽包"低頭
話說在我終於花錢買了所謂的媽媽包之前
我一直對"媽媽包"這玩意兒感到莫名其妙
首先我走極簡風, 能不用帶的絕對不想增加重量
加上親餵母乳, 所以認真說來要帶的哩哩摳摳其實不會很多
其次, 阿就媽媽一包,小孩的東西自己一包就好啦!
我的確奉行此道好一陣子
但如此一來就有兩個包要管, 然後小孩的東西跟媽媽的東西其實常綁在一起
譬如一手要拿皮包 / 鑰匙 / 捷運卡 / 手機 ...之類的
同時又需要拿小孩水杯之類的
我以前是自己的東西(很少, 就皮包 / 鑰匙 / 捷運卡 / 手機 / 護唇膏 這樣)協背身上
小孩的東西放推車上
但如此一來我發現我得三不五時彎腰拿推車置物籃裡的小孩物
其實頗麻煩
還有愈多包就愈容易忘記帶
所以我就希望
一包就好!
再來, 媽媽包又貴又醜, 貴我能勉強妥協, 醜實在不行
還有除非懷孕, 否則我不能忍受女用包包給男士拿這種畫面
偏偏媽媽包做中性的不多, 縱然也
也 很醜
安安小北鼻時代, 我用的是老公開會送的包包
哈! 不是我賢慧節儉捏
是那個包頗好用, 長條型(抱小孩或彎腰才不會包垂下來打到自己的手)
黑色, 有拉鍊, 會議名稱logo在裡面, 且有外層放水杯剛剛好
樣式就是誰拿都OK
爺爺奶奶爸爸媽媽...都沒有"造型"上的問題
但每天使用的結果就是這個包破掉啦~
之後老公的會議包就剛好沒有這款的
所以才踏上我的尋包之路
我第一個想到的中性包是無印良品的
這個側背/肩背包其實很不錯
而且後面可以跟旅行箱結合在一起
旅行箱也是無印的(其實很好推)
若沒要走奢華路線, 德國R牌之外, 我還蠻推薦平實的無印旅行箱
至少順眼好看, 又可以跟他們的小配件小包們做結合
不論在顏色/樣式/材質 上都會很搭
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誰拿都OK
日本人愛收納小物的性格從無印良品的包包上一覽無遺阿
老實說, 這麼多格對我而言, 其實有點困擾哩...
內層外層很多層~
跟肩背包和平共處一陣子後
隨著Andy的到來
我的一打二育兒生活開始
出門在外, 有兩隻能用的雙手變得很重要
還有就是, 肩背包背了一陣子後
由於力量不平均, 肩膀頗酸不太舒服
又動起背包的念頭
阿~~我有好多年沒背過背包啦...
家裡原有的背包也是老公參加會議送的包
平心而論, 不難看, 且還是我們從澳洲帶回來的咧
BUT 不難看不代表好搭配
這種我每天要用的東西才不會每次拿都有將就著用的感覺咧
於是情急之下先買了個無印的包包
看得出來這兩個無印的包包是同一材質的吧
這兩個算得上是好相處的包包
隨便丟隨便放也不心疼啦
又百搭
配任何衣服都不突兀
同樣是背包, 太運動/登山風格的就沒辦法這麼隨和了
但這個包包對媽媽來說
最麻煩的就是他沒什麼分層
(日本人你們很奇怪捏! 要嘛分層太多要嘛很少XD)
特別是沒有左右兩邊能放水放傘的位置
其實當初買的時候就有想過這問題
可是一來我急著用又找不到在風格上更符合我需求的
二來是我由於一直排斥所謂的媽媽包兒而沒認真做功課
當時小爬文一下都是老婆找了個五彩繽紛的媽媽包
可以把家當都塞進去, 多能裝多能裝
然後出門換老公背-_-
(那為何要叫媽媽包阿? 怎麼不叫親子包之類的)
好吧! 總之無印的這兩個隨和包們我還蠻喜歡的
只是在功能設計上, 無法讓我帶小孩出門順手使用
於是再接再厲, 唉~
我討厭購物, 聽起來很瞎, 但我是說真的
請神容易送神難吶
(待續)